
◎星沙时报全媒体记者 吴杰 通讯员 吴海“以前凑不齐人,现在天天满员!”近日,长沙县金井镇农裕村工会活动中心十分热闹,欢快的旋律中,十余名职工群众踏着节拍跳起广场舞,爽朗的笑声在夜空回荡。谁能想到,这座占地500平方米、充满活力的“人气高地”,半年前还是一座堆满杂物的闲置厂房?如今,它已蝶变为职工群众心中的“暖心之家”。近年来,长沙县总工会以“党建带工建、工建促党建”为引领,扎实开展村级工会组织建设指导工作,进一步找准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,把工会组织的温暖和力量传递到乡村最基层。闲置厂区“蝶变”工会阵地“升温”“过去下班只能刷手机,现在和同事们一起健身、跳舞,既锻炼了身体,又增进了感情。”农裕村职工陈芳道出心声。厂房虽老,但蜕变彻底,改造后的工会阵地分区科学,功能一应俱全。工会办公室、职工健身室、象棋室、乒乓球室、职工书屋……学习、研讨、运动、休闲、娱乐在此融为一体,彻底告别了村级工会服务阵地薄弱、活动单一的窘境。

步入其间,暖意扑面而来,职工书屋暖光下翻书声此起彼伏;象棋桌前楚河汉界激战正酣;球类运动区喝彩与欢笑交织。更可喜的是职工群众构成的多元:村组干部、公益岗人员、灵活就业人员等十类群体在此交汇,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这个工会大家庭中找到了归属感。活动“乡土味”浓服务“娘家情”暖职工书屋内,5000余册藏书成为职工群众汲取智慧的泉源。农技类书籍更是“香饽饽”,《智慧农业》被村民频频翻阅。“书里的招儿,咱地里正用得上!”今年晚稻种植期间,种植大户饶玉华带着写满批注的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指南》,在书屋开起“田间小课堂”,将书本知识化作田间地头的生产力,村民无不称道。这里的活动,总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儿。“七一”组织重温革命历史,在红色足迹中汲取奋进力量;“三八”节婆媳搭档包饺子大赛,面香里裹着浓浓的亲情;法律工作者每月驻点,用接地气的“土话”解读劳动法,让生硬条文变得听得懂、用得上;“单车+小喇叭”志愿服务,让留守儿童的笑声洒满阵地。这些贴心服务,让“家”的温度直抵人心。思想引领“聚心”乡村发展“赋能”如今的农裕村工会阵地,日均使用人次较改造前翻了几番。职工群众的精气神悄然变化,广场舞队伍从零星几人发展为整齐队列,书屋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,学技术、谋发展成了村里新风尚。“工会不只是搞活动,更要聚人心。”农裕村党总支书记、工会主席饶永安目光坚定,充满期待,“接下来,我们要请00后‘星沙工匠’汤郑鑫来讲无人机植保技术,让新技术点燃大家建设家乡的干劲!”从堆满杂物的闲置厂房,到笑语喧阗的“暖心之家”,农裕村工会的蝶变,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夜晚,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。这个藏在田野间的“职工之家”,正以最朴实的服务,书写着基层工会赋能乡村发展的生动答卷。举报/反馈
配资资深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